当前位置: 主页 > 企业家成功论坛 > 企业家成功论坛 >

扫一扫免费学

联系我们
电话咨询:400-830-8625
地址:广州市新港西路82号交易纺织园G区3栋3层G3022

《儒家文化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论坛报道

作者/整理:中大论坛 来源:互联网 2014-11-11

  2014年11月9日,中山大学第六十八届企业家成功论坛在长隆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。本次论坛邀请到长春大学金海峰教授主讲《儒家文化经典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。时代华商后EMBA班的启动仪式也在当天举行。

 

中山大学第六十八届企业家成功论坛《儒家文化经典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分享。 

 

  在启动仪式上,鲁强主任强调后EMBA是MBA、EMBA等管理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续。后EMBA更注重人文关怀。因为,从当今国际形式来分享,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大相径庭,却各有所长。所以,我们作为社会阶层的精英阶层,需要从中西方的文化中吸取其各自的精髓,我们需要注重从中西方文化中学习和感悟管理和人生之道。

 

中山大学第六十八届企业家成功论坛《儒家文化经典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分享。 

 

中山大学第六十八届企业家成功论坛《儒家文化经典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分享。 

 

中山大学第六十八届企业家成功论坛《儒家文化经典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分享。 

 

  启动仪式过后,金海峰老师从明道、养徳和修身三个主题,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,分享了真正的国学老师几十年中国传统文化沉淀所结晶的感悟。

 

中山大学第六十八届企业家成功论坛《儒家文化经典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分享。 
 

  金海峰老师从《国学》的概念入手,详细阐述了国学是国魂的载体,国魂是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。俗话说: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人生如此,社会亦然。回顾中国百年发展历程:1919年-1949年,夺取政权的三十年;1949年-1979年,巩固政权的三十年; 1979年-2009年,改革开放的三十年;2009年-2039年,文化繁荣的三十年。强调了“国强、民富、文昌”的治国理念。又从《大学之道》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开始,讲述了修身需修心,内修以心,外修以行。

 

中山大学第六十八届企业家成功论坛《儒家文化经典精神与领导者心智提升》分享。 
 

  金海峰老师惯有的幽默授课风格使课堂气氛活跃,大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,慢慢感受和领悟国学的魅力和思想。

  在下午的课程中,金海峰老师利用四大名著中人物和典型案例形象演绎,要我们明白“得之于心,失之以人”的明道养德之方。教我们学会《中庸》之道,本与诚,用与中,致与和,执两用中,戒过勉不及为人处事方法。人与人的和谐,人与社会的和谐,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道理。

以下是课程部分的精彩分享。

一、什么是国学?

  国学:与外来文化相比,属于本土文化领域。

  国学:与现代文化相比,偏向传统文化领域。

  国学:与自然科学相比,侧重社会科学领域。

  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;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,以中华文化为背景、以传世经典为载体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学术。

  国学:是国魂的载体,国魂就是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。


二、儒家智慧解决人生五大问题

  (1)个人能力修养提升

  (2)家庭和谐幸福构建

  (3)社会人际交往健康

  (4)事业成长永续辉煌

  (5)领导艺术内圣外王


三、儒家文化的作用通过十大核心理念传播

  (1)道德:道重客观规律;德重主观感受,为官之道,为政以德。

  (2)仁义:君仁臣义,文化认同温暖了制度的冰冷;上下有序,构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关系。

  (3)孝悌: 仁之实,事亲,义之实,从兄;孝悌,原来就是仁义的根源。

  (4)忠恕:尽心尽力就是“忠”,换位思考就是“恕”。德是把好处让别人得到,恕是对别人的错误能体谅宽容。

  (5)诚信:只有真诚发源于内,才能信约履行于外。今天的社会过度强调信,其实内心愿意才是守约的前提。

  (6)学习:“学”是汲取知识,“习”是运用知识。学而时习,把知识转化为能力,让专业知识常识化才有用,习以为常。

  (7)志气:“志”是目标,“气”是动力;孔子论立志,孟子说养气。有志气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蓬勃发展的原动力。

  (8)礼乐:礼以节人,“礼”是对外正言行;乐以和情,“乐”是对内调心性。“礼”为秩序,“乐”为和谐。

  (9)中庸:中庸,将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未来的最高智慧之一。它强调不偏不倚、执两用中,无过无不及,是恰好、是适度、是科学发展观。

  (10)知行:知是行之始,行乃知之成;理论指导实践,实践丰富理论;知行合一,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

四、孔子的主张

  季康子问:“使民敬、忠以劝,如之何?”

  子曰:“临之以庄,则敬;孝慈,则忠;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。”

五、《四书五经》

四书:

  《大学》理想蓝图,《大学》是成功学;

  《中庸》和谐之路,“中庸”之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大道;

  《论语》经典精神;

  《孟子》儒士文化;

  《论语》《孟子》所言,就是这人生之路的 “交通法规”。

五经思维模式:

  《周易》哲学思维:变化简易与进取精神;

  《尚书》政治思维:书以道事与尊者叮咛;

  《诗经》艺术思维:《诗》言志与兴于诗;

  《礼记》社会思维:礼的行为本质与价值;

  《春秋》历史思维:春秋微言及史实意义;

六、道与德

  道: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

  德者,得也。以道得之谓之德

道与德的关系:

  道为德之体,德为道之功。

  道生之,而德畜之,物形之,而器成之。是以万物,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也,德之贵也,夫莫之爵。而恒自然也。

七、忠诚的意义

  为君分忧

  为君得人

  推功揽过

  有犯无隐

八、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

九、儒家成功学

十、大学之道:修、齐、治、平

十一、《大学》理想蓝图

  大学是大人之学,是君子切磋琢磨,终别于宵小的修养境界;

  大学是大学问,是人基于学习,转变观念,通过言行,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升华;

  大学是成功学,从“明德新民止于至善”的目标确定,到“格致诚正、修齐治平”的具体落实;从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”,到“知止有定,静安虑得”的成功,大学之道是幸福人生的成功大道,是美好生活的理想蓝图!

  儒家成功学五大要素:“诚、志、气、道、行”。

  以诚为本,心正为要,修身为门,齐家为用,治国有道,和谐社会。

十二、《大学》

 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
  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,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
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,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。

十三、《中庸》和谐之路

  何谓中庸?

  中庸即用中,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”,不偏不易,戒过勉不及。统筹兼顾,科学发展观。

  中庸的现代哲学阐释即为“度”——适度。

  中庸的最高境界是“中和”,致中于和,就是天下的“达道”。唯天下之至诚,为能达到协和阴阳的中庸之道。

  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中庸之道,就是融合儒道、化育万物的“第三条路”,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之路。道是规律,原则,形而上的,需要从感性认识抽象到理性。

十四、《中庸》

  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
  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  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十五、四大名著的形象演绎

  《红楼梦》 演绎的是家运的兴衰,是身不修不可齐其家的经典案例。

  《水浒传》 传述的是英雄的末路,体现着舍生取义的社会人生价值。

  《三国演义》演绎的是历史的沧桑,儒家文化核心理念的形象化解读。

  《西游记》是中国式的成功学全书,体现正心诚意励志笃行的成功之路。

十六、《三国演义》

  《三国演义》就这个名称本身而言,实际上就是演的儒家文化中的“义”,《三国演义》开篇就是“桃园结义”,以“义”字开篇,以“义”字作为主题。实际上,它就是在演绎着儒家文化中那些核心的理念“仁义以制天”。

十七、《水浒》

  宋江是身在草莽,心在朝廷。宋江是儒家文化熏陶出的典型的士的形象。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。

十八、《红楼梦》

 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的经典案例。

  第三回,借《西江月》二词,批宝玉极恰!

  无故寻愁觅恨,有时似傻如狂。

  纵然生得好皮囊,腹内原来草莽。

  潦倒不通世务,愚顽怕读文章。

  行为偏僻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!

  富贵不知乐业,贫穷难耐凄凉。

  可怜辜负好韶光,于国于家无望。

  天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。

  寄言纨绔与膏粱:莫效此儿形状!

十九、《西游记》

  四大名著中,唯独《西游记》西天取经终成正果,是大团圆、大胜利的结局,皆大欢喜,其价值意义别有味道。

  全书总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态问题,是讲如何“诚意、正心”,修炼一个人的心性直至成功的问题。

  猪八戒——食色性也

  沙和尚——以和为尚

  孙悟空、白龙马——心猿意马

  六贼(六个抢劫唐僧的强盗)——眼看喜、耳听怒、鼻嗅爱、舌尝思、身本忧、意见欲(即释家的“六识”)

  《西游记》所讲的就是孙悟空这颗心,经过不断地磨难历练,由兽走向人,走向神,或者是说由“小人”转向“君子”的修行过程。

关闭